"); //-->
光明媚的春天里,日照实验学校报告厅座无虚席。来自市直中小学的近千名教师,还有实验学校的部分家长都在仔细聆听着同一个声音:如何了解学生。这个声音来自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、71岁的博士生导师张梅玲。
等待也是一种教育
不少曾经身为学生的人也许有过这种经历:老师提问,自己突然语塞,
脑中一片空白。等镇静下来,答案已到喉咙时,却遭遇老师不友好的拒绝:“你坐下,张三来说,你给我听好了!”“你听会了吗?再给我回答一遍!”
作为没能回答出问题的学生,每每这时,总会很郁闷,“明明我会的,老师没给我时间说!”
如果一个孩子这节课因为没能回答而郁闷,下节课又因为回答错误而难过,如此的心理状态,很难想象将会产生什么后果。对课堂的厌烦,对老师提问的恐惧,都将深深影响着孩子的心理。
张教授说,课堂中不能有太多的命令,转换一种方式面对孩子,将在无形中灌输更多的道理。
她同时建议,如果孩子遇到提问时一直思索而迟迟没有回答问题,老师不妨这样说:“你好认真啊,要是快一点就好了,要不请你的好朋友帮助一下?”遇到困难请好朋友帮忙,这其中又灌输了一个做人的道理。
等待也是一种教育。张教授说,有的孩子5岁才会说话,有的3岁就能做数学题,同一个起点上,孩子的发展速度也不一样,老师和家长都要有耐心等待。
玩中灵活教育
在报告会现场,一名家长着急地站起来咨询张教授:很多教育提倡让小孩玩,以致我们的孩子长到11岁,现在只会玩了,其他什么都不会。
对此,张教授的回答很直接:“不是孩子无能,而是家长无能”。人要在活动中发展,孩子在玩的过程中,大人要巧妙引导。就拿小外甥帮外婆拿鸡蛋为例,张教授讲述了其中的学问。
外婆买回鸡蛋欲放到冰箱里,小外甥则兴致勃勃地伸手帮忙。小手从篮子里拿出鸡蛋,一个,两个,三个,拿鸡蛋的过程便学会了数数。
一不小心,鸡蛋从小手里滑落到地上,鸡蛋碎了,小外甥很害怕,外婆微笑着说:“摔碎了没关系,下次拿紧些就好了,但弄脏的地板要自己擦干净哟”。弄脏地板要自己擦干净,这是教育孩子要有责任感。
小手拿着抹布擦地,越擦越脏。外婆指导说,要先用扫帚把碎蛋壳和蛋黄蛋清扫到簸箕里,然后再用抹布。无形中,孩子又学会了在劳动中选择合适工具的知识。
其实,教育是一种充满智慧的工作,不管老师还是家长,都要充分了解孩子,悉心呵护孩子的心灵。张梅玲同时指出,尊重并不等于放任,家长一定要抓住孩子发展的关键期,科学地实施早期教育。有些事情并非让孩子懂了再做,被动的做多了便成了习惯。
*博客内容为网友个人发布,仅代表博主个人观点,如有侵权请联系工作人员删除。